五千年的智慧,跨世纪的瑰宝

声明:本信息只供网友分享参考,信息内容涉及的内容解释权归媒体或作者所有,不代表SXQQ.COM立场。举报
导读:

 · 我国足部按摩发展历程
     “足部按摩”为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简称,在国际上属反射学范畴,在我国属于平衡保健。它起源于我国远古舞蹈保健时期,在祖国古典医学书籍广有记载。《黄帝内经》中就曾详细介绍了人的足部有38个腧穴与脏腑相通的理论,在其它古典医学书籍中也曾有对“观趾法”、“足心道”的相关记载。20世纪80年代,“足部按摩”保健方法盛行于海外。1978年后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使“足部按摩”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得以“回家”。
      经过了整整20年的民间运用, 1999年1月,由各界专家学者起草并审核的“足部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通过了国家鉴定。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足部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从此足部按摩师正式成为中国政府承认的一个工种而服务于社会。顺应足部按摩技术的学术发展需要,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9年9月成立了足部按摩专业委员会。1999年11月为了统一规范足部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黄山培训部举办了全国首届高级足部按摩师和足部按摩师考评员培训班,当时有34名同志考取了国家高级足部按摩师和足部按摩师考评员资格。至此,足部保健行业逐步走向职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这不仅充分体现出国家对这一职业的重视程度,更为足部保健行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
      集传统医学保健与时尚休闲于一身,如今,“足部按摩”已成为大众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
      · 足部按摩的定义与平衡保健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以中医的阴阳整体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的生物全息理论,形成的保健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调节模式。它将人的双足做为全息胚,通过对双足部反射区的按摩刺激,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激发人体内自身平衡系统的潜能,调动机体免疫功能,加强人体对内环境(喜、怒、忧、思、悲、恐、惊)、外环境(风、寒、暑、湿、燥、火)的保护,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机体康复的目的。它是一种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的防病治病的保健法,特别对中老年人的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
      中医讲辨症,西医讲辨病,平衡保健则讲人体的失衡状态。人体哪一部位经常出现病症,哪个部位就是人体的一个薄弱环节。它源于人体脏腑之间功能失调,这个薄弱点失去了气血的濡养,外邪乘虚侵袭了它,所以在这里产生病症。比如:头痛,西医把它分为三十几种头痛,中医分为六、七种,治疗上往往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平衡保健则把头痛看作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局部阴阳失衡,头部是这个人的薄弱点,所以在头部出现症状,如能采取一种适当方法调整它的失衡状态,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足疗与足浴养生方法
 
      足疗养生法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健康法。它既吸收了古代按摩术的精华,又采取了现代药浴及足部按摩术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以经络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传统按摩术及中药外洗为基本内容,立足于局部,调整于整体,以外治内的纯物理疗法,属于“自然医学”的一部分,它的广泛运用正是祖国医学数千年魅力的体现。
  —、足浴的原理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衰老是从脚开始的。在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在国外有的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并与大脑紧密相连,脚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和寿命有很大关系。因此,坚持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洗脚,不仅清洁身体,还可以防治脚气,脚干裂、冻疮以及下肢浮肿、下肢不温等症。同时通过经络作用还可以防治其他疾病,如:神经衰弱、夜尿频、便秘、眩晕、失眠、关节炎等。运动员、长途行走者及老年人运动锻炼之后,用热水洗洗脚,均能起到解除疲劳、改善睡眠、增进食欲的功能。
  二、足疗的主治和功效
  1、 主治:对精神性阳痿、周期性偏头痛、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痛、消化不良、脚臭、脚汗过多症等有名显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2、 功效:“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临睡前用热水洗脚,不仅有舒适感,有疗效之功效,还能改善睡眠、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从祖国医学经络学说看,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60多个穴位。如能经常刺激足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等穴位,就能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三、足浴治疗各种疾病的原则
  1、 足疗治五脏的病  中医认为:足心与肾、心、肝、肺相通,由于肾脉与肺心脉相通,因此,足心经络循性上与肾心肝肺直接相通。中医还认为足心与脾相通。因此,足浴可以通过足心治疗五脏的病。根据这一特点,足疗治疗五脏病的原则是,采用足部相应反射区和足部相应经络循行线相结合的方法。在沐浴方法上多采用热水浴法和干浴法。
  2、 足浴治五官病  中医认为足心与膈、喉、舌相通,故临床上足心疗法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疾患疗效最佳。足疗治疗五官病的原则是,采用足部五官反射点和刺激足部五趾尖的办法,以达到止血和止痛的目的。在沐浴上多采用冷水浴和干浴法。
  3、 足浴治脊柱、胸腹病症  中医认为:足心与下肢相通‘足少阴肾经起于足趾,斜走足心,行于下肢内侧的后缘;又足少阴肾经在腹部离前正中线0.5寸挟脐上行胸部,故足心又与脊柱、胸腹相通。足浴治疗脊柱、胸腹病症采用的是足节与身节相应的方法,即刺激足部关节来治疗脊柱关节,至于胸腹病症则多采用涌泉穴刺激的方法。在沐浴方法上多采用热水浴、熏浴。
  4、 足浴治腰病  中医认为:足心与腰相通:足心属肾经,腰为肾之府。其治病原则与3同。
  5、 足浴治项背痛  中医认为:足心与项背相通。其治病原则与3相同。
  6、 足浴治阴器病  中医认为:足心与阴器相通。阴器,即男女外生殖器。其治病时多以刺激小趾关节部位为主。沐浴方法多采用干浴和熏浴法。
  7、 足浴治耳病  中医认为:足心与耳相通。足心属肾经,而肾开窍于耳。其治病时多以刺激大趾部位为主。沐浴方法多采用熏浴和浸浴。
  8、 足浴治头脑病  中医认为:足心与头脑相通。脊柱属督脉,内藏脊髓,直通于脑,而足少阴肾经,“斜走足心,贯脊内”。故足心可通督脉与脑相通。治疗时多采用用涌泉穴进行刺激,沐浴方法多采用中药熏浴、冷水浴、热水浴等。
  四、足浴的方法
  1、 普通水洗法  水必须有足够热度,才能刺激穴位,收到与针灸同工之效。水温宜保持在40—50℃,水温通常一淹过踝部为度。双脚放入热水中浸泡5—10分钟,洗脚的同时,多动动脚趾,用按摩揉搓脚趾、脚心2—3分钟。这对推动经脉运行,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脏腑机能,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效能。
  2、 足部凉浴法  凉水洗脚可以扩张四肢静脉,不仅能预防感冒和各种疾病,而且能通过对血管的刺激或延缓下肢关节衰老性变化。将凉水浸入盆中及踝骨,作原地踏步状,洗后用力搓双脚,直至脚的皮肤发红呈现暖感。水深要渐次提高,水温要渐次降低,时间要渐次延长。
  3、 足部暖浴法  中医传统养生理论认为:足宜保暖。在冬春季要特别注意保暖,这对预防感冒、鼻炎、哮喘、小腿抽筋、腹痛有益处。做法是临睡前用40℃的温水边泡、边洗、边摩擦双脚,每次大约20分钟。
  4、 低位足浴  药液浸入踝关节附近为低位足浴;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一次。低位足浴适用于足癣、足汗、足部的扭挫伤、足部的冻疮、跟骨骨刺等,还可以治疗如:头面部充血、头痛、眼病、急慢性鼻炎、急性喉炎以及感冒、高血压、慢性结肠炎、精囊炎等等。
  5、 高位足浴  药液浸至膝关节以下的高位足浴。高位足浴要选用高至膝盖的水桶。
高位足浴适用于双下肢的疾病,如双下肢的风湿痛、麻木、神经性末梢炎、小腿腓肠肌的拉伤、痉挛、血管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溃疡、下肢的皮肤病等等。
  6、 足底沐浴法  A、 热水后足底按摩  B、 干浴足底按摩,古人称擦涌泉。50—100次  C、足底部心肾反射区按摩,适用于疲劳突感心前驱不适,脸色苍白出冷汗,反射区位置在左脚脚底第四跖骨和第五跖骨之间。采取轻---重---轻手法点压5分钟。
  7、 药物熏洗法  每次熏灸30分钟,1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主治:足跟痛、风湿性关节炎、胃寒、经脉不通、各种疼痛病症。
  8、 盆洗足浴法  面盆一个,温热水两壶,如日常洗脚一样,热水续之。不拘时间,睡前起后随意。防治各种外感病症,尤其是冬天,各种呼吸道感染、胃寒痛等。
  9、 干搓足浴法  不拘时间,每次洗脚后均可练之。可强壮五脏六腑,有补虚强身的效果。
  10、 辨经络脚浴法  人体的五脏和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洗脚按摩能使各相关脏腑气血运行得到促进,功能相应增强。现代医学认为,热水可刺激脚上丰富的神经末梢,反射到大脑皮层,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组织器官功能,加强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强身健体作用。
  五、足浴的保健范围
  1、 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科等方面的疾病。
  2、 日常生活保健治疗。由于长时间体力、脑力劳动而致的疲劳症的保健治疗。
  3、 适用于中青年人的肌肤健美。
  4、 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腰间盘突出症、腰肌老劳损、背肌劳损、颈肌劳损等。
  5、 各种肌肉、韧带的慢性劳损,如颈肌劳损、背肌劳损、腰肌劳损等。
  6、 患骨关节结核、肿瘤着不宜采用足疗法。
  7、 骨折、脱位要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复位并加以固定,未处理之前不宜采用足浴疗法。
  8、 各关节部位创伤性骨膜炎急性期禁止使用足浴手法。
  9、 严重骨质疏松者禁止使用足浴手法。
  10、 关节韧带的撕裂伤、断裂伤,不能用足浴手法,应手术治疗。
  11、 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也应视为足浴的禁忌:
   (1) 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2) 皮肤局部病变,如湿疹、癣、疮疡、脓肿、疱疹、疤痕等。
   (3) 各种肿瘤的局部。
   (4)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有出血性体质的人或倾向者。
   (5) 急性传染病;淋巴结肿大;烧伤的局部;孕妇的腹部等,其他部位操作手法也应轻柔。
   (6) 足部有皮肤破损及烧、烫伤者。
   (7) 各种感染性疾患:如丹毒、脓肿、骨髓炎、蜂窝组织等。
   (8) 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9) 饥饿、极度疲劳或酒醉后。
  六、足浴十大禁忌
  足浴是良好的卫生习惯,足浴能够清洁皮肤,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体新陈代谢,活血化淤,调节人体内脏气血及解除疲劳的作用。但是,中老年人足浴应注意如下几点:
  1、忌空腹时足浴。
  2、忌餐后立即足浴。
  3、忌水温过高。
  4、忌用力搓擦皮肤。
  5、忌在水中久泡。
  6、忌用碱性强的肥皂或各种香波乳剂足浴。
  7、忌在非流动水的大浴池足浴。
  8、忌足浴过勤。
  9、忌过度使用肥皂。
  10、忌足浴当风。
  11、四季防病,从脚开始: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滋润脏腑;秋天洗脚,除湿健胃;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七、浴足的现代科学依据
  足浴保健法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提高免疫调节能力。
  1、增加血管的数量,特别是侧支微血管的增加,能促进血液做更好、更有效的循环。
  2、以软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减少因受压力而遭致破坏的危险性。
  3、以使身体的很多肌肉,尤其是大腿肌肉能够做连续的收缩和放松,促使肌肉中的大量血管也跟着连续收缩和放松,继而增进肌肉与血液循环的运动效率,加强氧的吸收、运送和有效的运用。
  4、可以强化心脏的效率,使心脏跳动的频率减低而抽送更多的血液,以便能应付突发的紧急事件。
  5、可以增加体力与耐力,解除紧张和压力,使你在应付各种挑战的压力下不易感染疾病。
  6、可以减少血液凝结,保持血液顺畅,不使流入心肌的血管受到阻塞,有利于心肌梗塞的预防。
  7、可以调节荷尔蒙的分泌,这对循环系统是一种好现象,因为太多的副肾激素会引起对于动脉诸多不利因素。
  8、可以控制体重与降低血压,因为大多数肥胖有高血压的人,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9、可以让内脏受到气血的滋养,加强新陈代谢,促进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自然而然地强盛起来,达到身心整体性的健康。
  10、足浴是一种解除紧张和忧虑的有效方法。
  八、浴足法的四大特点:
    1、 操作简便; 2、适应症广;3、 效果显著; 4、 经济安全。
  九、足浴的种类:药浴、香浴、茶浴、酒浴、菊花蜜浴、玫瑰油浴、温泉浴、鲜花浴。
  十、形形色色的药汁浴
  药汁足浴是采用日常中药煎汤洗足方法。中药中的槐花、芦荟、白芨、白薇、何首乌、玉竹、菊花、金银花、杜鹃花、夹竹桃叶均有良好的活血去斑效果,它们一方面可以行气活血,改善皮肤的血运状况,另一方面又可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改善皮肤的健康状态,而且这些药物中所含的大量有机成分对皮肤有营养和保健的作用。
  1、 葱姜汁洗足
  2、 烧酒洗足
  3、 滑石粉或爽身粉洗足
  4、 松花粉洗足
  十一、浴足的其它方法:
     1、 喷浴 2、 浇浴 3、 浸浴 4、 淋浴 5、 点压沐浴 6、 盐浴 7、 放松足浴 8、 硫磺“泉”浴足 9、 食盐“泉”浴足 10、 碱“泉”浴足 11、 矿泉水浴足。
  十二、感觉自查诊病
  足部异常包括自查症状的异常或色泽、形态的变化。在足浴时对足部进行触摸时会发现有压痛点、条索状物、皮下结节或小硬块等病理产物,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相应部位诊断疾病。
  1、 发凉  多为阳气虚,寒邪内侵,轻者引起皮肤、筋膜、肌肉、神经湿症,重者循环障碍、肌肉萎缩、骨质变形。
  2、 麻木  多为气血虚,营养障碍,轻者为肌腱筋膜炎、脉管炎,重者为中风信号。
  3、 沉重  为气滞血淤,轻者肿块,重者癌症。
  4、 肿胀  轻者为气郁,重者为水肿。
  5、 跳动  为肌肉痉挛,轻者为神经炎、哮喘,重者为脑瘤、癫痫。
  6、 疼痛  轻者为神经、肌肉、脉管炎症,重者为神经传导阻滞、血瘀、血管硬化、坏死。
足部药浴保健副篇
  十三、 足部药浴话原理:
  足部药浴是采用药物煎剂,将双足浸泡,洗浴保健、治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局部用药方法之一。古人云“春天足浴可生阳故脱,夏天足浴能祛暑湿,秋天足浴可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温煦。”
  从药浴的过程总结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 水的温热作用。足部药浴时,由于水温的作用,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效果。
  (2) 药物外洗足部,可经皮肤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而发挥作用。足部药浴时,水的温热作用能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充足,增加了药物的吸收,并使吸收后的药物经血液循环带入全身,从而起到保健全身的作用。而且足浴时,药物产生的浓郁气味,也可直接经鼻粘膜进入体内,刺激大脑,能使神清气爽。同时足部也有极丰富的神经末梢,不但有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还有植物神经末梢。足部药浴采用芳香走窜类刺激药物,利用药对足部的刺激,调节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3) 通过足部的反射区作用来达到保健的目的。人体的脏腑在足部有相应的部位与之对应,当脏器发生病变时,可从足部对应部位找到异常表现的情况,如条索状、不规则的小硬块。而按摩该处可以使相应器官的疾病得到缓解或治疗。足部药浴则通过药物的局部刺激,作用于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使相应器官疾病得以康复。
  十四、足部药浴的方法
  (1) 要选择好药浴的脚盆,或直接购买专门的药浴洗脚盆。
  (2) 用药方面,多用通经走络、开窍透毒、拔毒驱邪之药物。如细辛、香附、桂枝、金银花、麻黄、白芷、艾叶、肉桂、丁香等。所用药物必气味浓厚,以热药为主。为了能增加药物吸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盆中还可加入一些酒和生姜之类的“催化剂”。用药剂型多以煎熬中药饮片为主,也可用散剂或鲜药。所煎药物最好用布包好再煎。
  再次是关于水温问题。足部药浴水温应在36-43℃之间,但还应视具体情况适当调节:
  A、 初次足浴者水温应低些,并逐渐兑加热水以增加水温。
  B、 以保健为目的的足部药浴,水温可低些。
  C、 痹症、中风后遗症及四肢厥冷者等等,水温可适当高些。
  D、另外,对儿童、皮肤感觉迟钝者、中风后遗症等病人,者应有专人看护为好。
  (3)、足部药浴的适应症较广泛,适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伤科及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也可由于保健养生、美容洁肤。
  (4)、严重心衰、较严重高血压病人,则应慎用。尤其不能用较高的水温,以免发生意外。足部皮肤破损者,最好能在痊愈后,再进行药浴。

十五、不适合足浴的人群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小孩(应在成人帮助下使用);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就不适合足浴。
       正确的足浴方法是:先将脚放入37℃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足浴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较适宜,这是普通热足浴方法;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还有足浴时要注意:
    一、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同时凉水对血管有收缩作用而有利健康。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二、足浴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足浴时间内水温要保持,尤其进行足浴治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
    三、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四、足药浴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
    五、足药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药浴治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六、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脏病及身体虚弱者,洗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按摩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八、按摩后30分钟内须饮温开水(肾脏和心脏病患者可酌量少饮一些),以利于血液循环,并有一定的排毒作用。

,
阅读(1493)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