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许多年前,我像看热闹一样跟着一群朋友去城西看一个漂亮的“德国小镇”,一栋栋房子简洁大气,颇有欧州之风,可惜房子是空关着的。
后来我应邀去城西参加一个叫“金德隆”的五金机电城的开业活动,惊讶地发现“原来就是当年参观过的漂亮小镇呀”,一个老城区的五金机电市场迁到了这里,升级为“五金机电城”。
两年前我又去过一次“金德隆”,结果意外发现这里竟然藏着许多很有个性的创意公司,CEO都很年轻另类,但想法一套一套的,居然还有公司专门做“串门生意”的,“五金机电城”已经被赋予了“文化创意园区”的概念。
前几天听说“金德隆”升级为拥有375家“奇葩公司”的“创意小镇”了,有多家风投已经瞄上了这里,连冯仑都想当一个微商服务平台的“天使投资人”。
还记得当年去“德国小镇”看热闹时大家发出的感慨:好是好,美是美,就是地段太偏了,做什么都不合适,做商业更是没门。
但是现在呢?我想,哪怕“金德隆”在一个山沟沟里,恐怕也无法阻挡企业入驻的决心,无法阻挡它向“文化+资本”运作平台转型的脚步。因为现在的“金德隆”能为企业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处物业、一种管理,而是以创意为支点的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就像当年中关村跑出联想、微软从硅谷崛起一样,未来这里诞生几家像联想或微软一样的超级大公司,也并非没有可能。
回顾这个“创意小镇”的蜕变之路,既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的腾飞之路,又何尝不是绍兴一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样本呢?
当年丁海土以“布商”身份转型投资商业地产,只是想在城西的家私板块中分一杯羹(因道路未能如期贯通,打造现代家居城的原定计划不得不流产)。后来他在老城区专业市场的外迁浪潮中抓住了机会,接纳了原来的五金机电市场,差点烂尾的“德国小镇”变身为“五金机电城”。再后来因为背靠家私城,他发现很多企业有创意设计的需求,同时文化创意的概念恰恰在那时候提出,便伺机从“五金机电城”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再后来,因为地处偏僻,他又独创出“会客商业模式”,将每一次活动都做成为园区企业营销的平台,让企业间互相分享产品、资源信息,又搭建平台让外界认识企业,营销他们的品牌和产品,以“家文化”的创意逐渐网罗了几百家企业。
其实,丁海土真正“玩转”文化创意产业,也不过两三年时间。但就是这短短两三年,“创意”两字已让他的企业发生了质变,丁海土已经不满足于做房东收租金了,他想把混合所有制引入到园区经营模式中,用5年时间把“金德隆”打造成一个“有限物业,无限产业”的资本运作平台。也就是说,未来的“创意小镇”,不仅是绍兴“创客”的集聚地,更是连接社会资本和企业股权的巨大通道,“会客商业模式”也将从营销模式升级成为产业资本孵化模式。
不得不感慨创意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创意,既是一种“玩法”,更是一种理念。丁海土运筹帷幄地在台上大谈“五年之望”时,谁会想到这个看上去嘻嘻哈哈挺没谱的人,就是在串门聊天、呼朋唤友中做成了一桩桩大生意呢?即使他这次请来冯仑为自己的“创意小镇”吆喝,请来一些风投为自己的园区企业把脉,生机勃勃的笑脸背后,却是掩饰不住的勃勃野心:我们正在向“资本小镇”进发……如同他以往的任何一次“升级”,台前热闹,内功深藏。
,